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来自一个牧师家庭,就读于哈佛大学。1829 年,他继承父业成为牧师。第一任妻子 Elena Louisa Tucker 逝世后,他放弃了牧师的工作并悄然隐退。

1832 年至 1833 年期间,爱默生到欧洲旅游,受到启发写下《英国人的性格》(English Traits) 一书(1956 年)。在旅途中,他结识了华兹华斯 (Wordsworth)、科尔律治 (Coleridge)、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John Stuart Mill) 和托马斯•卡莱尔 (Thomas Carlyle)。爱默生与卡莱尔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卡莱尔于 1881 年去世。

回到美国之后,他定居马萨诸塞州,成为超验主义的领袖。

爱默生质疑基督教教义,提倡立基于个人经历和回归自然,反对宗教的因循守旧来应对美国日益工业化的进程。

1836 年,他与其它学者合办《日规》(The Dial) 杂志,借以宣传超验主义的新观点;同年 9 月,他出版了第一部著作《论自然》(Nature)。
1842 年,爱默生的长子沃尔多 (Waldo) 因猩红热而夭折。爱默生承受着巨大的悲痛而写下两部著作:诗歌《挽歌》(Threnody) 和散文《经验》(Experience)。

他自己死于肺炎。爱默生过世之后,被葬于康科特郡的斯利培山谷 (Sleepy Hollow) 公墓。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仍然是美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伟人之一。



“真正的友谊不是友善地伸出双手,
亦不是善良的微笑,也不是享受陪伴的乐趣;
友谊是精神上的鼓励,只有当他发现别人相信他并愿意信任他时,
他才会找到友谊。”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点击这里去阅读 :

* Self-Reliance - An Essay